文/宋友仁(James)
圖/鄧智坤、王盛雄
前人沿著錐麓大斷崖開鑿出世界最危險的中橫公路,穿過許多彎曲的山洞(始稱「九曲洞」),使百萬年前的大自然傑作得以令人嘆為觀止!這太魯閣精華路段因為三月份的遠見電子報提到「漫步太魯閣,感受立霧溪」,翻起了我獨木舟的回憶:水量也許三級,技術需要四級,膽識……五級才有機會全身而退!
立霧溪,魯閣國家公園的生命動脈
台灣最古老的太魯閣大理岩地殼層,隆起上升,加上風化與溪流侵蝕作用,造就了太魯閣峽谷。根據調查發現至少曾歷經三次的河道變遷,最後一次變遷,形成許多平坦的河階地,在地勢陡峻的太魯閣國家公園區域內,成為重要的人文歷史發展地區,史前人類、原住民族與漢人均相繼留下許多活動的足跡。立霧溪河口曾是砂金產地,可追溯到17世紀時,葡萄牙人曾在河口發現砂金,花蓮的古地名:哆囉滿,就是指立霧溪河口的砂金。